close

  
  (上接B08版)
  騰龍股份在招股書中也對行業周期和產能擴張做出了風險警示。公司方面稱,伴隨此前國內汽車市場的火熱行情,公司主營業務過去三年實現了18.06%、18.95%和17.87%的增長,但是如果未來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惡化,汽車產業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行業周期性波動會對公司經營和盈利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騰龍股份還稱,預計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成後,每年將會新增大約1200萬元的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如果募投的新項目不能按期產生效益,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凈利潤。
  在盈利模式存隱憂的同時,騰龍股份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能否續存,也是投資者關註的一大焦點。
  公開資料顯示,騰龍股份曾於2009年經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等單位聯合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公司又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覆審,有效期至2015年。因此,從2012至2014年間,該公司享受相應的收稅優惠政策,每年減少繳納15%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規定,高新技術企業須滿足內部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比30%的硬性條件,但騰龍的招股書則顯示,截至2013年末,公司大專以上學歷的職工人數為294人,僅占職工總數的21.92%,低於法定最低限額。
  外界擔憂,硬性條件的缺失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續存,而一旦公司在2015年未能通過覆審,所得稅費用將會上升,進而對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家族“拆借史”引發資金規範擔憂
  在債務風險和盈利模式的危機之外,公司在股權經營上家族色彩濃重和實際控制人頻繁的資本運作也被外界所詬病。尤其是此前騰龍科技頻繁向董事長控制的其他企業拆藉資金,更是引發外界對募集資金規範使用的擔憂。
  招股書顯示,實際上,騰龍股份的前身是成立於2005年的常州瑞唯浮,當時的註冊資本金700萬。其股權結構為騰龍科技和奧地利拉古貿易各持50%股權。2006年,香港瑞德購入拉古貿易50%的股份,正式入主騰龍。
  2008年,騰龍科技和瑞德分別以500萬元完成增資,公司註冊資本金也擴張至1700萬元。2010年下半年,公司開始啟動在A股上市計劃並謀求改製。當年11月,公司大股東騰龍科技聯合智聯投資、鑫盛富茂和國信現代三家常州當地投資公司再次對騰龍股份進行增資,累計增資1700萬元,公司註冊資本由此前的1700萬元翻倍至3400萬元。增資完成之後,騰龍股份的股本結構隨之由此前騰龍科技和香港瑞德“分庭抗禮”變成一家獨大,騰龍科技的持股比例已上升至68%,成為騰龍股份的第一大股東。
  四個月之後,騰龍股份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在改製過程中,掌握公司股權四年之久的香港瑞德宣告退出,其股權也轉讓給了香港福慧投資公司。目前,除騰龍科技持股達到68%之外,香港福慧和三家當地公司智聯投資、鑫盛富茂和國信現代分別持股25%、3%、2%、2%。
  在改製中,大股東騰龍科技的董事長蔣學真、董曉燕夫婦成為騰龍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同時公司另一大股東鑫盛富茂也是由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親屬出資設立,當中董曉燕持股10%、董曉燕之弟董亮持股45%,蔣學真之弟蔣學成持股45%,這樣一來,“蔣氏家族”實際上已經控制了騰龍股份70%的股權。
  有業內觀點認為,騰龍股份股東所投資的各家企業之間交叉持股現象突出,股權關係錯綜複雜,具有傳統家族企業的顯著特征,這或許會給公司內部管理和控制帶來不少阻力。
  據公開報道顯示,自騰龍股份改製完成之後,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騰龍股份開始頻繁為多家公司提供資金支持,累計交易資金近500萬元,交易對象幾乎都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蔣學真、董曉燕夫婦投資的企業。
  其中,公司的134萬元資金被拆借給了騰龍科技;143萬餘元資金被拆借給了蔣學真和董曉燕夫婦間接持有65%股權的江蘇雙菱公司,還有近100萬元的資金先後被拆借給蔣氏家族在上海和嘉興直接或間接持股的3家公司。
  “雖然拆借金額有限,但可以看出騰龍股份已成為其控制人提供流動性資金支持的平臺。”一位機構投資者認為,家族式控股模式和過度頻繁的資金拆借讓騰龍內部的控制制度相對薄弱,如果其成功上市後募到大量資金,其資金能否規範使用,將存在一定隱憂。  (原標題:騰龍股份:家族企業背債融資(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o35ioqq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